村里辦酒席從每年四五十場降至不到二十場
直擊·看“變”
4月4日,農歷二月十九,宜賓市興文縣玉屏鎮(zhèn)九角村村民袁華益喂過豬后,坐在自家院壩里喝茶。“以前農歷正月、二月最忙,村里有人請客擺酒都會請我去幫忙,今年幾乎沒人找我?guī)兔α恕?rdquo;袁華益說。
在九角村,袁華益人緣好、有號召力,村民擺酒席都會請他幫忙,被稱為“總管”,但他并不以此為榮,“每年有兩個月時間在幫忙,耽誤干農活不說,送禮金的負擔壓得我喘不過氣來。”
2016年初,九角村訂立新的村規(guī)民約,約束村民大操大辦的行為,每年擺酒席的場數從原來的四五十場降到二十場以內?!醣緢笥浾唿S大海
請客送禮成風 村民壓力大,人情變了味
婚喪嫁娶請客吃飯本是人之常情,辦酒席收禮金卻使得這種人情變了味。“前幾年,村里好多人辦酒席已經不是單純的慶祝,而變成了一門‘生意’。這種風氣一旦形成,就會成為一種‘慣性’。”九角村黨支部書記魏勇剛說。
九角村并不富裕,全村305戶村民中,62戶為貧困戶,去年剛剛脫貧。“2015年前,村民人均純收入在5000元左右,但大操大辦平均每年有四五十場,村民每年都要送出不少禮金。”魏勇剛介紹。
60歲的村民錢遠欽告訴記者,他與老伴身體都不好,2015年之前,他靠編竹背簍、種田等,每年有5000多元的收入,“但送禮就要送出去一兩千元!”說起那時的情形,錢遠欽依然很激動,“關系好的鄉(xiāng)親家里擺酒席才去,送禮送不起。”
擺酒席的人壓力也大,袁華益憑著多年當酒席“總管”的經驗估計,村民辦酒席買的食材,很多都被浪費了。
“這種頻繁隨禮的風俗讓很多村民心里反感,但礙于情面又不去抵制。”魏勇剛說,頻繁地大操大辦、請客送禮,影響了九角村脫貧攻堅。
村規(guī)民約倡新風 大操大辦“踩剎車”
2016年初,九角村下決心要剎一剎這股風氣。通過村民代表大會,村里發(fā)出了文明禮儀、節(jié)儉辦事的倡議。全村以村民小組為單位,簽訂承諾書,承諾生日祝壽、升學入伍、小孩滿月、建房“打現澆”等不得大操大辦。
這一承諾立即起到了“踩剎車”的效果。據魏勇剛統計,2016年、2017年九角村辦酒席的場數均在20場以內,且操辦的規(guī)模比以前小很多,九角村的35戶危房改造戶和22戶易地扶貧搬遷戶沒有一家以搬家的名義大操大辦。
為了促進民風向好,今年初,興文縣民政局下發(fā)《關于加強移風易俗、減少大操大辦、促進鄉(xiāng)風文明的函》,內容包括建議“紅白喜事”酌情操辦等。玉屏鎮(zhèn)各村統一制訂了村規(guī)民約,明確嫁娶(初婚)、長輩去世等五類可以酌情操辦的事項,同時,村規(guī)民約還對操辦過程中的餐數、每桌餐標以及禮金數量等作了詳細規(guī)定。
玉屏鎮(zhèn)副鎮(zhèn)長羅開成告訴記者,在確定村規(guī)民約的同時,玉屏鎮(zhèn)的每個村都成立了勸導小組,對那些想要大操大辦的村民進行勸導。
這一舉措得到村民的擁護,“現在操辦的少了,我不用送出那么多禮金,有更多的時間養(yǎng)豬種地,每年能多賺不少錢。”袁華益說。
擺酒席請客收禮金的人少了,但鄉(xiāng)親們的感情沒有淡下來。“平時大家在外面打工或者忙農活,春節(jié)期間聚在一起,喝喝茶聊聊天,經濟壓力減輕了,感情和以前一樣融洽。”魏勇剛說。
觀察·論“質”
四川農業(yè)大學西南減貧與發(fā)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藍紅星教授:
在脫貧攻堅工作中,開展移風易俗、反對鋪張浪費應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。特別是在深度貧困地區(qū),能不能形成好風氣,將影響脫貧質量。興文縣通過訂立村規(guī)民約來破除不良風俗習慣,這是行之有效的做法。
在下一步的脫貧攻堅工作中,要突出做好對良好習俗的倡導工作,引領新風尚;要發(fā)揮黨員干部、鄉(xiāng)賢能人的帶頭示范作用,打破舊習俗;要使群眾認識到,人情往來減少,減少的只是“經濟負擔”,不會影響鄰里“交情”。
行動·談“謀”
宜賓市文明辦副主任劉曉中:在移風易俗、引導民風向好方面,宜賓市下一步要有破有立,綜合施治,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工作。
在“破”的方面,宜賓市將繼續(xù)加大對農村不良現象、不良習俗、不良風氣的專項整治力度,重點整治喬遷、生日、升學、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行為,從根源上治理。
在“立”上做文章,首先是黨員干部帶頭移風易俗,示范引領,建章立制,從制度上讓農村紅白喜事有章可循、有章可依。要深化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(chuàng)建活動,廣泛開展文明家庭、道德模范、身邊好人和十星農戶創(chuàng)評活動,選樹一批先進,引領社會風尚。